医疗事故认定的法律原则和方法
舟山刑事律师
2025-04-21
医疗事故认定的法律原则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首先,应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》的相关规定,明确医疗事故的认定标准。医疗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违反专业技术规范,导致患者人身损害的事件。其次,认定医疗事故时应遵循过错责任原则,即需要证明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,并且该过错导致了患者的损害。此外,还需根据因果关系原则,明确医疗行为与患者损害之间的直接联系。在具体操作中,通常采用专业标准审查、事实调查和法律评判等方法。其中,专业标准审查是指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医疗行业的通行标准,对涉案诊疗行为进行技术评价;事实调查则包括收集和分析病历资料、询问证人、勘察现场等;法律评判则是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,以确定是否存在医疗事故以及责任归属。需要注意的是,在认定过程中,还应考虑到减轻责任的情节,如患者或其家属的过错行为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》第十二条:医疗机构应当对医疗事故的原因、经过和后果进行调查,并按照本条例的规定,作出医疗事故认定书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》第十三条:医疗事故认定的具体程序如下:(一)收集病历资料;(二)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诉;(三)征询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;(四)必要时,进行现场调查或者检验、鉴定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》第十四条:医疗机构应当在调查确有把握后,对医疗事故的原因、经过和后果作出认定,并制作医疗事故认定书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》第十五条:医疗事故认定书应包括下列内容:(一)当事人的基本情况;(二)医疗事故的经过和事实;(三)医疗事故的原因和责任者;(四)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害后果;(五)当事人的申诉和陈述意见。
上一篇:离婚协议房产变更时间有限制吗
下一篇:暂无 了